返回

金身不破

首頁
關燈
護眼
字體:
第54章 目標,倭國
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
 

銀礦?

朱元璋登時就坐直了身軀:“哪裡有銀礦?”

朱標目光也緊盯著他,大明正缺錢幣呢。

雖然白銀流通性不如金和銅,可也是民間默認的錢。

哪怕不使用,隻是存在倉庫裡,心中也安生。

總之一句話,金銀銅越多越好。

在兩人的注視下,陳景恪一字一句的吐出一個名字:

“倭國。”

倭國?

聽到這個名字,父子倆都愣了一下,然後冷靜了下來。

朱元璋皺眉問道:“你是如何知道的?”

陳景恪拿出了早就想好的藉口:“臣最喜讀書,不論什麼書都會翻看。”

朱元璋不禁點頭,錦衣衛調查裡確實有相關資訊。

從他第一天進學開始,留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好讀書。

為了多讀書,還經常更換學堂。

棄學從醫之後,也保持著讀書的習慣。

周圍家中藏書的人家,都被他借過書。

“臣在一本遊記中,看到過相關記載。”

“那書中還有一張地圖,標記出了銀礦的位置。”

朱元璋追問道:“遊記?叫什麼名字,書在哪裡?”

陳景恪搖頭道:“陛下恕罪,那書記載的多為海外之事,有些聽起來頗為離奇。”

“當時我也隻是翻了翻,並未放在心上,書名也記不得了。”

“書中的內容,大多都忘記了,隻隱約能憶起一些。”

朱元璋點點頭,倒是冇有懷疑他騙人。

元明時期,小說這個題材已經得到廣泛發展。

話本、遊記、傳奇小說等等,種類繁多。

關於海外的小說也有,還不少。

隻不過這類書籍提起海外,多是一副趾高氣昂的姿態,將海外貶低的一無是處。

陳景恪看到過類似的書籍,並不奇怪。

隻是,這種東西也能當真?

陳景恪知道他不信,畢竟這麼大的事情,靠一本遊記很難取信於人。

可總不能給他說自己是穿越者吧?

“陛下,臣以為此事當有幾分真實性。”

朱元璋疑惑的道:“哦,為何?”

陳景恪說道:“據那本遊記所言,此人從北平去往高麗,在那裡乘船去了倭國,遊曆數年後去往琉球。”

“然後從琉球到達澎湖東南側的一處大島,旋即又從那座大島前往呂宋群島……”

“在南洋兜兜轉轉,經安南迴返中原……他遊曆的路線實在太清晰……”

“之前臣孤陋寡聞,隻以為路線是他信口胡謅。”

“後來入了宮,曾隨太孫在大善殿見過一副大明輿圖。”

“此時回想起來,那人的路線竟與輿圖記載一致。”

“甚至有些地方,比輿圖記載的還要詳細。”

朱元璋和朱標的態度登時就變了,地圖在古代屬於絕密資料。

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知道,自己生活的地方是什麼形狀。

那本遊記竟然能準確的標註出路線,顯然不是信口開河。

要麼那個人地位高,能看到天下輿圖,要麼他真的去過。

前者的可能性很小。

地位比較高的人,或許能看到區域性輿圖。

可這種天下輿圖,隻有少數人才能看到。

比如大善殿那張天下輿圖,全大明知道的不超過二十人。

這種人,應該冇誰會閒的蛋疼,編寫一本這樣的遊曆。

所以,編寫遊記的人,或許真的遊曆過海外。

不過此事還是過於離奇,朱元璋依然很難相信。

想了想,就將手中的筆遞過來,道:

“來,將那副圖給咱畫出來。”

陳景恪接過筆,先是畫出了大明的沿海輪廓,然後就是東部海域以及東南亞的部分地圖。

包括高麗、倭國、琉球群島、TW島、呂宋群島(菲律賓)、淩牙門(新加坡)等島嶼。

朱元璋看著這張簡陋的地圖,心中和那張大明輿圖做對比,發現果然一樣。

甚至比大明輿圖還要詳細。

要知道,那張大明輿圖,是他派人詢問了各國使節,花費了大量時間才畫出來的。

朱元璋不相信,還有人能畫出比這更詳細的輿圖。

除非那本遊記的主人,真的親自去遊曆過。

如果這是真的,那銀礦……

一想到每年可以開采百萬兩白銀的大銀礦,朱元璋難掩心中的激動。

“那銀礦在哪裡?”

陳景恪根據記憶,在倭國地圖上點了兩個點。

“一處銀礦在這一帶,據遊記中所言,有兩條礦脈相距不超過兩裡。”

“還有一處是這個島嶼,叫佐渡島還是什麼的。”

“遊記上說,這裡是倭國流放貴族的地方,上麵也有銀礦,且疑似有金礦。”

想了想,他又指著呂宋島,道:

“這裡也有銀礦和銅礦,隻是時間太久了,我記不清具體在哪了。”

朱元璋盯著地圖看了許久,才問道:“標兒,你怎麼看?”

朱標表情嚴肅,道:“派人一查便知,順便再查一查倭國的情況。”

朱元璋當即道:“好,你專心去辦寶鈔的事情,此事我會親自派人去查。”

聞言,陳景恪長出口氣,繼而心中升起難掩激動。

他為何要在這時候突然提起倭國銀礦?

其實就是對朱元璋的一次試探。

《皇明祖訓》裡列出不征之國,這是前所未有之事。

朱元璋到底是怎麼想的,是真的目光短淺。

還是受天朝上國思想影響,認為海外皆貧瘠之地取之無用?

如果是前者,那陳景恪就隻能繼續蟄伏,等待朱標繼位,甚至朱雄英當政。

如果是後者,那事情就好辦了。

作為穿越者,他有太多辦法利誘朱元璋打開國門。

這次拿出倭國銀礦,就是一次試探。

方纔大家就在討論錢幣之事,他提出倭國有銀礦,也不會引起朱元璋的懷疑。

至於為何特意提呂宋群島,是為以後下南洋打基礎。

免得到時候再找彆的藉口。

朱元璋的反應,說明他對銀礦感興趣,不介意占為己有。

否則也就不會派人去調查。

這說明他並非目光短淺,隻是被讀書人宣揚的天朝上國思想影響了。

但在實打實的金銀財寶麵前,老朱不介意修改《皇明祖訓》。

對陳景恪來說,這真的是一個好訊息。

他已經開始思考,該如何利誘老朱出海掠奪資源了。

『加入書簽,方便閱讀』
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