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實驗室當中。
從霓虹國購買的T40碳纖維材料也已經準備完畢。
呂明朗要測試一下。
這釣魚竿和霓虹這T40碳纖維材料的效能是不是真的一樣。
如果真的一樣的話。
這不僅能夠證明龍國在碳纖維領域踏出了堅定的一步。
更能證明霓虹的魚竿實際上就是抄襲蘇洵老師的。
在他們到來之前。
實驗室的人也已經爭吵過一輪了。
有些人覺得這就是巧合。
材料院的郭副院長便覺得如此。
龍國怎麼可能會直接跳過T30,成功T40呢!
特彆是這T40碳纖維材料的成本非常高。
這麼一小根成本已經在百萬米元以上了。
而且想買也要看霓虹的臉色。
如果是彆的實驗還好。
可這次。
呂明朗已經明確要做破壞性實驗了。
完整地測試T40碳纖維的效能。
這讓他很是猶豫。
“院長,要不您再想想?”
郭副院長思考再三還是勸道。
其他幾個研究員也是同樣說道:
“是啊,院長,我們連T30都搞不明白,不太可能直接搞出T40這種東西。”
“院長,這T40碳纖維是我們好不容易纔弄到手的,如果弄壞了就冇了,為了這一個不可能的‘巧合’,就浪費掉,感覺很不合適。”
“我承認蘇洵老師確實很強,但是他的專業是光學,是鐳射炮,這是兩個完全不相乾的領域,我真的不太相信蘇洵老師能夠搞出T40碳纖維來。”
“院長,慎重啊!”
一番勸說後。
一些本就不堅定的研究員愈發動搖。
有些背後更是冒出冷汗。
之前因為對於美好未來的期待。
導致他們犯了輕信的錯誤。
差點導致實驗室蒙受了這筆損失。
現在仔細想想。
卻是處處都不合理。
碳纖維的難點不在於原理,而在於技術。
製造工藝就那麼幾個步驟,原料製備、預氧化處理、碳化處理、石墨化處理和表麵處理。
不管是哪個實驗室做都是這幾個步驟,但其中的溫度控製、壓力控製、化學反應條件控製等纔是關鍵。
這需要很精準和反覆試驗才能得出最好的材料模型來。
問題也就出在這裡。
這需要很多人力、物力和財力的投入。
而蘇洵他們是瞭解過的,每年稅收都交不了幾個。
怎麼可能有這能力弄出T40碳纖維了。
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!
呂明朗看著周圍反對的研究員們。
內心也起了一些糾結。
之前的時候,實驗室其實就發生過類似的事情。
那是一種特殊的裝甲材料,也是費了好大的勁才搞到,甚至是暴露了一名間諜。
他們也是在民企中找到了類似的材料。
所有研究員欣喜若狂,以為龍國材料學能夠實現大跨步。
但是在做破壞性實驗時,和預期的完全不同,而好不容易得到的裝甲材料也被毀壞。
那位優秀間諜的犧牲完全浪費,也因為可模仿的裝甲材料的丟失,導致龍國多花了五年時間纔有成果。
在那以後,“杜絕幻想,謹慎思微”成了材料實驗室管理細則的第一條。
但是。
呂明朗想起他和蘇洵見麵的場景。
他問蘇洵這是不是最新的碳纖維材料時。
蘇洵可是堅定地點了頭的。
雖然他和蘇洵的接觸時間不過半小時不到。
但是他相信蘇洵!
“做!”呂明朗堅定地說道。
看到其他人還想再勸。
呂明朗再次斬釘截鐵地說道:“做!”
“如果出了問題,一切後果由我承擔。”
其他研究員感受到院長堅定的態度後,將反對的話收回了心裡。
也有幾個研究員產生了其他想法——院長真的老了。
“所有人準備就緒,主要測試三個數據,抗拉強度、耐高溫和耐腐蝕!”
實驗室開始快速運轉起來。
呂明朗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情,
“小王,去把T30碳纖維也拿來,一起試驗。”
很快。
T30、T40和魚竿都已經擺在了試驗檯上。
為了這三次實驗,他們已經將這些分成了三份,首先要測試抗拉強度。
除了操作人員外,其他人都在實驗室外,緊張地看著裡麵的場景。
操作人員將三份試驗品依次固定在拉力測試機器上,隨後朝著呂明朗比了個“OK”的姿勢。
呂明朗的聲音通過話筒傳到實驗中,“開始吧。”
操作人員開始往試驗品上施加拉力。
——10MPa。
拉力數據顯示在大螢幕上。
“院長,先加到多少?”
呂明朗看著螢幕,陷入思考。
T30碳纖維的拉伸強度約為3500MPa。
而T40碳纖維的拉伸強度在4000MPa以上。
具體參數霓虹尚未透露,他估計能夠達到5000MPa。
“先上1000MPa。”
呂明朗為了保險起見,說道。
很快,拉力已經達到了1000MPa。
所有人都觀察著“魚竿”的情況。
目前來看,並冇有太多伸長的情況。
“繼續,上1500MPa。”
“嗡~嗡~嗡~”
拉力測試機器開始繼續施加拉力。
巨大的機械臂將測試的碳纖維往兩側拉去。
附著在試驗品上的拉力不斷變大。
很快就達到了設定的拉力強度。
呂明朗和其他研究人員的眼神一眨不眨地盯著的三份試驗品的情況。
其中,T30已經開始變形,整體長度大概增加了1厘米。
而T40和“魚竿”依然冇有什麼變化,像是冇有受到什麼力一樣。
“不會真的有戲吧!”郭副院長驚呼道。